内存只读技术保障数据永久存储,信息留存无惧时间流逝
- 问答
- 2025-10-24 06:49:43
- 11
哎 你说这数据啊,现在动不动就几个T,可我真怕哪天它们就没了,去年我那块移动硬盘突然罢工,里面十年的照片全没了,那种感觉 啧 就像心里被掏空了一块,所以后来我特别迷“内存只读技术”——说白了就是给数据上个锁,写进去就再也改不了,像刻在石头上似的。
其实最早听说这技术是从我那个搞区块链的朋友那儿,他跟我说 比特币的账本之所以靠谱,就是因为每个区块一旦生成就只读,谁也别想篡改,但真正让我觉得震撼的,是去年在博物馆看到用只读芯片保存的敦煌文献,那些绢帛都快碎成渣了,可数字副本被刻进特殊玻璃里,据说能扛住千年,当时摸着展柜就在想,我们发的朋友圈要是也能这样留下来该多好 😌
不过说实话,这技术也有让人后背发凉的时候,像医疗记录一旦只读,万一误诊信息被永久保存… 哎 我姨妈就遇到过化验单录入错误,折腾半个月才更正,所以你看,绝对安全有时候也是双刃剑啊 🤔
最近我还试了用只读U盘存女儿第一次走路的视频,插上时那个“咔哒”的物理锁声特别治愈,就像在说:放心吧,这份记忆丢不了,虽然现在云存储很方便,但那种实实在在的掌控感,莫名让人安心,可能人类对永恒的执念,说到底就是想把某些瞬间从时间河里捞出来吧 🕰️
当然啦,只读不代表万能,就像我爷爷那本被水泡烂的日记,载体坏了再只读也白搭,所以我现在是三层备份:云盘同步、硬盘冷备、再加一份只读存档,朋友笑我强迫症,可谁让数据这玩意儿 哎 失去过一次就懂了。
(突然想到个有意思的点——如果未来人类考古我们现在的只读数据,会不会把某个程序员写的“此处有bug”的注释也当成正经文献?)😅
啊,技术再厉害,大概也挡不住我们总想给重要东西加个“永久保存”按钮的冲动,就像小时候用铅笔在树上刻字,明知道树会长大痕迹会变淡,可那一刻的“刻下”本身,就已经是对抗遗忘的仪式了。

本文由腾掣于2025-10-24发表在笙亿网络策划,如有疑问,请联系我们。
本文链接:http://fengyu.xlisi.cn/wenda/61628.html
